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12

天津信树微风发电

天津信树碳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经营新型高效微风发电发电机,水平轴...

网站公告
天津信树碳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经营新型高效微风发电发电机,水平轴微风发电,垂直轴微风发电微风发电机组、智慧风光互补路灯、无铁芯精密制造,发电机无磁滞,起动矩小,无齿槽效应,效率高;另外发电设备的销售、安装、维修等一体全方位风电场的建设,生产型号有:500W微风发电、1KW微风发电、3KW微风发电,10KW微风发电,20KW微风发电,30KW微风发电,50KW微风发电,100KW微风发电,150KWKW微风发电,200KW微风发电,300KW微风发电,500KW微风发电,600KW微风发电,1MW微风发电,2MW微风发电,3MW微风发电,5MW微风发电,应用场景10KW微风发电智慧路灯,5G智慧路灯杆,工业绿电微风发电,港口微风发电,高速公路微风发电,园区微风发电,工业园区微风发电,推动城市碳中和,园区碳中和港口碳中和,助力区域绿电建设。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欠成熟的微风发电 何以频频签地方大单
新闻中心
欠成熟的微风发电 何以频频签地方大单
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过去一两年间,全国多地签约“微风发电”建设项目的消息时常登上新闻,不乏伴以“有史以来签约落地最大的单体项目”的醒目提示。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全国数十个县区公开签约了以微风发电为名义的开发项目,有的项目产品主体是以微风电驱动的智慧路灯,有的则是分散式微风发电。尽管这些项目信息各异,但大多具备两个共同点:一是以未量产的垂直轴风机产品为项目亮点;二是其宣传的投资体量都在亿元以上,其中多个甚至达到百亿级规模。

第一财经此前在《大中型企业鲜有涉足,微风发电项目前景几何》一文中报道了当前“微风发电”项目大多数呈技术不成熟、经济性不佳的现状。令许多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是:为何以“非主流”产品为核心的风电开发项目能在全国“遍地开花”?

多位政府及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形成这种产品成熟度与签约规模“反差强烈”的成因复杂:一方面与地方土地指标紧张、招商引资和财政压力等客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许多微风发电企业习惯夸大项目投资金额和运作方式有关。需要强调的是,签了约并不意味着项目就能开工和并网。三者之间,还有多道颇为严格的流程关卡。

选址灵活、外形小巧的“独特优势”

根据多位业内人士观点,所谓“微风发电”通常是指在风力资源一般或者较差的地区,采用微型风机发电以获取经济收益的项目。目前市场上的微型风机多以垂直轴风机为主,明显区别于国内外主流厂商生产的水平轴风机。单机功率以1兆瓦以内的居多,也有少数厂商宣称能做到3兆瓦,但是缺乏证据表明其具备实际量产能力。

风电技术研究人士陈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所以当前大中型企业鲜有涉足“微风发电”,是因为其经济效益不高。

陈强提供的数据显示,无论哪种风轮结构与叶片截面,水平轴风机效率一般比垂直轴风机效率高12%到20%。当额定风速为10米/秒,水平轴风机纯风轮效率一般为0.45到0.52,升力型垂直轴风机效率一般为0.3到0.4,阻力型垂直轴风机效率一般为0.15到0.25。

这意味着,相同风速下,水平轴风机发出的电量比垂直轴风机多得多。而同一类型的风机,单体容量更大的风机发电效率也会更高。由于风电项目的收益模式主要依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电费收益,发电质量不高的垂直轴风机就被排除出了主流风电市场。

不过,多位接触信树一线风电开发的人士告诉记者,决定项目能否落地的首要因素,往往不是风机的发电效率甚至其背后的经济性,这也解释了为何微风发电项目能频频签下大单。

“乡村风电的选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风力资源、地形地貌,还有噪音大小。目前常规的兆瓦级水平轴风机选址一般距离居民区400米以上,但是千瓦级的垂直轴风机功率更小、噪音更低、占地更少,因此选址更灵活性。”鲍安称,“这是一项很大的优势,因为很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能用来建常规风电的土地指标非常紧缺,所以优先考虑不怎么挑地方的垂直轴风电。”

除了选址以外,当地县区和村集体对中大型风机的刻板印象,也是让微风项目更受青睐的常见原因。对比轮毂高度动辄上百米的中大型风机,微风发电的风机高度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村民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不会担心倒塔或者叶片掉落,因此项目推进起来或许更顺利。

不过,风电制造厂商对此持有不同观点。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认为,此前国内大量陆上集中式和大基地项目,使国内风电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足以支撑起乡村风电的规模化、差异化开发。以叶片覆冰问题为例,此前风电机组多建在高山和海上,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性,彼时没有急于解决这类问题。而在风电走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针对多项痛点的技术开发已趋于成熟。

“百亿”签约,落地寥寥

助推微风发电项目走向全国多个县区的,不仅是这类项目的选址和产品,还有其背后所宣称的“巨额投资”。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目前国内有数个主营微风发电的投资公司公开签约金额巨大,累计高达上百亿到数百亿。比如今年1月,中部地区某县与某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引资项目,据当地媒体公开报道,该公司要在当地投资100亿建设1000兆瓦分散式微风发电项目。

这并不是该公司唯一的“大单”。据当地媒体公开报道,2024年4月,上述某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同省的另一个县也签约了投资100亿的分散式微风发电项目。

“一般来说,以国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风力开发团队所报的投资方案趋于真实而保守,但是成立不久的民营企业行事却很大胆,动辄宣称要做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让人很难不动心。”鲍安称。

专注新能源投资管理的从业者杜恩(化名)告诉记者,由于一些地方财政情况并不乐观,政府寄希望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保证当地税收,这时投资规模和今后的税收预期就成了衡量一个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不过,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项目资方与政府签了约,并不意味着该项目后续就能顺利开展。

“区县签约某个招商引资项目,只是表明它会支持这个项目方,尽可能去协调相关的政策手续。比如围绕某个风光项目,区县会向市里、省里争取对应的发展指标,但是其中的变数依然很大。”杜恩说。

鲍安告诉记者,当前不同省份对于风力发电的开发指标的流程管理差异较大,有的省份是自下而上申请指标,有的省份是自上而下发放指标。因此,有的项目即便有了县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也未必能通过市级和省级的核准流程,省市内需结合整体风电开发计划统筹考虑。

尽管当前的风电项目核准流程较为复杂,但也有消息显示这些手续或将简化。

国家能源局2023年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 优化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项目装机容量6MW(不含)以下的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不要求取得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2024年4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地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探索试行备案制。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政策上给小容量的风电项目开发简化流程“留了口子”,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地方依旧要通过自然资源局、环保局、交通局等的认可,之后电网同意接入并网才能正常运行。

“签了约未必就能核准,核准了未必就能开工,开工了未必就能并网。现在全国很多区县都有签约微风发电的公开报道,但是没有一个大规模并网的微风发电项目案例,其中的问题可能出在任何一个环节上。我认为,除了政策手续的原因以外,项目方究竟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有没有强烈的意愿去推进项目建设,还是想借项目的名义套取资金,或是等圈完了地以后再把指标高价卖出去,可能还要画上一个问号。”长期跟踪风电行业投资的赵先生对记者称。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在易于开发的陆上风电资源逐渐稀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将开发空间留给核心技术尚未成熟、经济模式尚未跑通的微风发电项目,做法有待商榷。同时,这类项目频繁出现的经济纠纷,例如项目方在索要施工方的保证金、高额的居间费之后却迟迟不开工等情况,也容易给外界留下负面印象,不利于乡村风电长期稳定发展。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筛选,及时公开项目进展,并且对有关环节予以规范。对于一些创新性较强但是产品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项目,可以先从小规模的示范做起。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提高警惕,核实多方信息仔细辨别项目的真伪和大小,避免落入虚假信息的圈套。”北京一位风电行业资深人士建议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