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风电下乡的“风”吹到了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然而,当点开手机里推送的利好消息弹窗时,久居县城的投资者胡博却高兴不起来。半年多前一次差点上当的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当时有人来我们县说要做微风发电的工程,口气很大,说这个项目投资金额高达几十亿元。我留了个心眼,专门去他们项目部看了看,那里很简陋,只有两三个人,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报了警。后来警察回复我,说他们涉嫌非法集资,本地发改委部门没有备案这个项目。”胡博回忆道。
本以为事件到这里就结束了。令胡博没想到的是,当他把这段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时,竟然收获了大批网友的咨询和共鸣。“连续半年多,几乎每天我都会接到类似的留言,问我微风发电项目到底能不能投,他们都是被招工程队和代理商的广告给吸引住了。”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所谓“微风发电”通常是指在风力资源一般或者较差的地区,采用微型风机进行发电以获取经济收益的项目。目前市场上的微型风机多以垂直轴风机为主,明显区别于国内外主流厂商生产的水平轴风机,单机功率多在1兆瓦内。借助近两年国家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政策东风,该领域的风机制造企业和项目逐渐流行起来。
第一财经记者在网上以“微风发电”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两极的观点时常出现在同一个讨论区。支持者宣称,微风发电凭借独创性的垂直轴风机,能充分发挥地区风力资源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批评者则认为,国内龙头风机厂商几乎没有研发垂直轴风机产品,目前中国也没有大规模并网的微风发电项目,这两点足以说明它并不成立。
这似乎是个一时难下结论的问题。更让人困惑的是,不同地区对于微风发电的态度也不统一。有的市县近期公开发布郑重声明称,县级及以下机关没有风电项目核准权限,提醒群众远离冒用政府名义招募代理商或施工单位的微风发电公司。有的地区则宣称在今年公开签约了价值不菲的微风发电投资项目,并称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当地转型发展的示范标杆项目。
“如何辨别个别微风发电是否靠谱?”“为什么它长期被排除在主流路线之外?”“参与微风发电项目的各方抱着何种心态?”带着这些疑问,第一财经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微风发电的从业者、风电行业人士和业界专家,试图还原争议背后的本来面貌。